老师作为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角色,既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孩子的另一个“妈妈”“爸爸”。多重角色和社会的期望赋予了老师众多的责任,也让老师在工作中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
老师是学生的老师,而非家长的老师。平等、尊重是良好沟通的前提,也更容易形成良性的家校协作。

张老师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经常需要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状态。从沟通技巧和沟通需求入手,张老师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例子向各位老师展示如何在老师和家长不同身份间的有效转换,建立良性沟通渠道。
活动中,张老师就现场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
问:孩子喜欢咬手指怎么办?
孩子不肯入校怎么办?
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
……………………………………
老师的眼里都是学生,和家长沟通渠道的建立也是为了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和高效的学习,家校协同,沟通为先。

相信通过本次班主任沙龙活动,老师们会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实践,不断优化家校关系,为恒美学子的成长赋能。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缔造出一个熠熠生辉的未来!